最新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现场为何特地推荐这个小区?
最新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现场为何特地推荐这个小区?
最新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现场为何特地推荐这个小区?潮(cháo)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俏言 见习记者 周文成 通讯员 陈爱民 制图(zhìtú) 严东
千岛湖 图自杭州市(hángzhōushì)生态环境局
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,《2024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发布,一系列亮眼数据勾勒出杭州的生态图景(tújǐng):市区PM2.5浓度降至30微克(wēikè)/立方米,千岛湖等重要(zhòngyào)水系水质保持Ⅰ-Ⅱ类,重点建设(jiànshè)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四年100%……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持续(chíxù)向好,声环境和土壤状况总体稳定。
图自杭州市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局
在发布会上(shàng)的提问环节,拱墅区东新街道(jiēdào)万家星城社区作为“宁静小区”国家试点的生动样板被重点推荐。一个人口逾万的繁华社区,如何在人间烟火中守护一方安宁(ānníng)?
走进(zǒujìn)万家星城社区(shèqū),篮球场边的智能路灯顶端,声贝仪屏幕正实时跳动着(zhe)数值。社区党委书记邵见轻拍手掌,数值瞬间从60分贝跃至65分贝。“一旦超过阈值,它会自动提醒‘共享安宁,请降低音量’。”这套系统如同为社区装上灵敏的“耳朵”——6处固定监测点与3个移动监测点,将噪声数据实时回传(huíchuán)至街道“数字(shùzì)驾驶舱”。
东新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张素威介绍(jièshào),当噪声值突破(tūpò)70分贝,系统将(jiāng)触发黄红预警并启动(qǐdòng)联动机制。依托“1+8”工作专班,行政执法、公安、环保等多部门迅速响应:广场舞团队被(bèi)引导至定向音响区,商铺喇叭、教培机构噪音被精准干预。试点以来,17套设备织就的监测网已让小区的噪声投诉量下降26.76%。
最让居民周丽英感慨的,是广场舞的变革(biàngé)。“过去移动音响吵得邻居开窗抗议,现在定向音响把声音‘罩’在20米范围内,像给声波(shēngbō)划定了隐形舞池。”这种创新设备既保留文娱空间,又守住宁静(níngjìng)边界。
天目山(tiānmùshān) 图自杭州市生态环境局
万家星城的探索,是(shì)杭州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(shēngdòng)缩影。本次公报凸显的两“向好”两“稳定”中,“声环境状况总体稳定”与(yǔ)市民幸福感紧密相连。作为全国首批“宁静小区(xiǎoqū)”试点城市,杭州已提炼出包含“526”标准体系、三类监测方案、“1560”闭环机制的整体解决方案:微型噪声计如(rú)U盘轻巧便携,降低公众(gōngzhòng)参与门槛;“噪声友好线”在商业区平衡经营(jīngyíng)与安宁;“静博士”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……
“基层噪声治理(zhìlǐ)面临职责界定难、标准共识难,需科技与人文双轨并进。”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骆荣强说。2024年,宁静小区(xiǎoqū)建设(jiànshè)入选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,全年建成88个,从“试点盆景”发展为“全域风景”。这份源于社区的智慧,更与杭州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同频共振。随着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(bǎohùqū)大会(dàhuì)的时间越来越近,这份公报(gōngbào)的诸多“首个”,是杭州向世界交出的一份(yīfèn)生态答卷——
无废城市(chéngshì)打造2900余个“无废细胞”,湖滨银泰成为全省首个(shǒugè)无废商圈;“天目山—清凉峰”以全球首个扩区方式跻身世界(shìjiè)生物圈保护区;全国省会城市首部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在(zài)杭诞生;碳标签贴上龙井茶、径山茶,瓶装水开启“低碳可见”时代……
西溪湿地 图自杭州市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局
今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(jiùshì)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(tíchū)20周年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(de)道路上,杭州不断健全法治保障,守护着(zhe)这片美好的绿水青山。一年来,《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》《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》立法,出台《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(bǎohù)区条例》《杭州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办法》,这都是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的必然要求,也是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的关键路径。
一连串荣誉印证着杭州的生态治理成效:连续9年(nián)获(huò)“美丽浙江(zhèjiāng)”考核优秀,连续8年捧回省“五水共治”大禹鼎,公众满意度(mǎnyìdù)连续两年实现得分与排名双提升。当下的杭州,正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范本,这份生态答卷,仍在不断涌现新篇章。


潮(cháo)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俏言 见习记者 周文成 通讯员 陈爱民 制图(zhìtú) 严东
千岛湖 图自杭州市(hángzhōushì)生态环境局
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,《2024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发布,一系列亮眼数据勾勒出杭州的生态图景(tújǐng):市区PM2.5浓度降至30微克(wēikè)/立方米,千岛湖等重要(zhòngyào)水系水质保持Ⅰ-Ⅱ类,重点建设(jiànshè)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四年100%……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持续(chíxù)向好,声环境和土壤状况总体稳定。
图自杭州市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局
在发布会上(shàng)的提问环节,拱墅区东新街道(jiēdào)万家星城社区作为“宁静小区”国家试点的生动样板被重点推荐。一个人口逾万的繁华社区,如何在人间烟火中守护一方安宁(ānníng)?
走进(zǒujìn)万家星城社区(shèqū),篮球场边的智能路灯顶端,声贝仪屏幕正实时跳动着(zhe)数值。社区党委书记邵见轻拍手掌,数值瞬间从60分贝跃至65分贝。“一旦超过阈值,它会自动提醒‘共享安宁,请降低音量’。”这套系统如同为社区装上灵敏的“耳朵”——6处固定监测点与3个移动监测点,将噪声数据实时回传(huíchuán)至街道“数字(shùzì)驾驶舱”。
东新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张素威介绍(jièshào),当噪声值突破(tūpò)70分贝,系统将(jiāng)触发黄红预警并启动(qǐdòng)联动机制。依托“1+8”工作专班,行政执法、公安、环保等多部门迅速响应:广场舞团队被(bèi)引导至定向音响区,商铺喇叭、教培机构噪音被精准干预。试点以来,17套设备织就的监测网已让小区的噪声投诉量下降26.76%。
最让居民周丽英感慨的,是广场舞的变革(biàngé)。“过去移动音响吵得邻居开窗抗议,现在定向音响把声音‘罩’在20米范围内,像给声波(shēngbō)划定了隐形舞池。”这种创新设备既保留文娱空间,又守住宁静(níngjìng)边界。
天目山(tiānmùshān) 图自杭州市生态环境局
万家星城的探索,是(shì)杭州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(shēngdòng)缩影。本次公报凸显的两“向好”两“稳定”中,“声环境状况总体稳定”与(yǔ)市民幸福感紧密相连。作为全国首批“宁静小区(xiǎoqū)”试点城市,杭州已提炼出包含“526”标准体系、三类监测方案、“1560”闭环机制的整体解决方案:微型噪声计如(rú)U盘轻巧便携,降低公众(gōngzhòng)参与门槛;“噪声友好线”在商业区平衡经营(jīngyíng)与安宁;“静博士”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……
“基层噪声治理(zhìlǐ)面临职责界定难、标准共识难,需科技与人文双轨并进。”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骆荣强说。2024年,宁静小区(xiǎoqū)建设(jiànshè)入选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,全年建成88个,从“试点盆景”发展为“全域风景”。这份源于社区的智慧,更与杭州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同频共振。随着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(bǎohùqū)大会(dàhuì)的时间越来越近,这份公报(gōngbào)的诸多“首个”,是杭州向世界交出的一份(yīfèn)生态答卷——
无废城市(chéngshì)打造2900余个“无废细胞”,湖滨银泰成为全省首个(shǒugè)无废商圈;“天目山—清凉峰”以全球首个扩区方式跻身世界(shìjiè)生物圈保护区;全国省会城市首部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在(zài)杭诞生;碳标签贴上龙井茶、径山茶,瓶装水开启“低碳可见”时代……
西溪湿地 图自杭州市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局
今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(jiùshì)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(tíchū)20周年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(de)道路上,杭州不断健全法治保障,守护着(zhe)这片美好的绿水青山。一年来,《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》《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》立法,出台《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(bǎohù)区条例》《杭州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办法》,这都是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的必然要求,也是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的关键路径。
一连串荣誉印证着杭州的生态治理成效:连续9年(nián)获(huò)“美丽浙江(zhèjiāng)”考核优秀,连续8年捧回省“五水共治”大禹鼎,公众满意度(mǎnyìdù)连续两年实现得分与排名双提升。当下的杭州,正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范本,这份生态答卷,仍在不断涌现新篇章。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